商務版的《廣州話普通話詞典》說「字」的其中一個解釋是「一刻鐘」。按一刻鐘是十五分鐘,這與我一向了解的「一個字」即五分鐘有點不同。但這裡要說的幾個字與此無關,是真的要閒扯幾個字。
先說「啋」和「睬」。《廣州話普通話詞典》說「啋」是﹕「歎詞。表示嫌棄或斥責,如性多用。啋,新年流流,唔好講埋晒噉(去你的,新年別說這些鳥話)。」這個字,很多人都用慣用熟,也不用多說了。不過,不知怎的,總有人愛將「睬」寫成「啋」。
「睬」,《廣州話普通話詞典》的解釋是﹕「理會;答理。」例子有﹕「冇人睬佢(沒有人理睬他)。」另有詞條「睬佢都傻」﹕「傻瓜才去理睬。表示對人對事不屑一顧。有時也說『睬佢都戇居』。」例子有﹕「呢種人睬佢都傻(這種人,只有傻瓜才會去理睬)。以後想理睬人家,不要變成「啋」人了;要「啋」人,成了「睬」人,都幾尷尬。
再說「哂」和「晒」。先講「晒」。《廣州話普通話詞典》有三個解釋﹕
(1) 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全」、「完」、「光」、「了」等意思。例子﹕出晒街 / 變晒樣 / 睇晒本書 / 塊面黑晒。
(2) 用在形容詞後,表示程度到了極點。例子﹕惡晒 / 大晒。
(3) 用在表示感謝的動詞後面,起加強語氣的作用。例子﹕多謝晒 / 麻煩晒。
這個字一般不會寫成「曬」,誇耀自己的良好際遇的「晒命」,寫成「曬命」沒關係。以上幾個用法和解釋的「晒」字,就真的不可寫成「哂」。
「哂」,是「微笑」、「譏諷﹑嘲笑」的意思。較常用的詞語有「不值一哂」(網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不值得一笑。表示事物毫無意義或內容空洞。有輕視的意思。如:「寫作論文要有自己的見解,若只是因循舊說,就不值一哂了。);「付之一哂」,亦作「付之一笑」;「哂納」,亦作「笑納」;「哂笑」(嘻笑、譏笑。)
最後一對是「個」和「過」。不多說了。在網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有很多例子。下面兩句話,是我胡想出來的,無妨看看有什麼分別。
我跟你有過約定。
我跟你有個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