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不用以穀為歌

「穀歌」最近成為世界新聞焦點

看到這樣的標題,相信很多人會摸不著頭腦。如果改成﹕

「谷歌」最近成為世界新聞焦點

知道是什麼一回事的人定會大增。再改成﹕

Google最近成為世界新聞焦點

大概平日不大留意新聞的人,尤其網民,也會說,不知道詳情,也大略知道是什麼事。

陳耀華在2010年1月16日的《明報》專欄中,以〈「谷歌」與「穀歌」〉為題,指出Google的中文名稱,寫成繁體字,應該是「穀歌」而不是「谷歌」。他是Google的忠實擁躉,對Google知之甚詳。文中,他舊事重提,

話說Google的簡體譯名,幾經醞釀,歷時4年,終於在2006年公佈,Google行政總裁史密特隆而重之,在4月12日,親到北京,主持中文名稱頒布儀式,鄭重表示﹕「谷歌」指「豐收之歌」,「寓意豐富多姿的搜尋經驗」。當時還發放一套官方短片,詳述原意﹕「(簡體)以谷为歌,是播种与期待之歌,亦是收获与欢愉之歌。」若然「谷」為「山谷」,何來豐收之意!若要包含「播種」、「期待」及「收穫」等等意念,「稻谷」更為貼切,由簡體轉回正體,「谷歌」應為「穀歌」!

其中的「『稻谷』更為貼切」,似乎應該是「稻穀」才對。關於Google谷歌的中文名稱,維基百科也有提及,可以參考(註37)。

我沒做過調查,但敢信聽過「古狗」、「古哥」、「狗狗」甚或「股溝」的,都比「穀歌」的多。不過是幾年間的事,Google之外,相信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谷歌」一名了。香港的中文文字媒體,一直都沒有用「穀歌」而沿用「谷歌」,是「無知」還是故意不用呢?真是奇怪。

偉哉簡體字!看到「穀」字,我們怎樣也會聯想到與「禾」相關的東西;「谷」呢,你會想到什麼?最簡單的莫如是「山谷」了。《詩經.大雅.桑柔》有「人亦有言,進退維谷。」據網上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這裡的「谷」解作「窮困」;《現代漢語大語典》則解作「比喻果境」。

中國再怎麼「富有」,或說,中國愈富有,愈沒「穀」,只有「谷」。谷歌谷歌,窮困、困境之歌,真是大吉利是,快點退出好了。再來的話,務請堅持用豐收的「穀歌」吧。

廣告

黃河水

若問,黃河為什麼叫黃河。相信難不倒多少人。可以簡單地答,因為河水色黃。

再問,黃河水為什麼色黃。也可以簡單地答,因為這條河流經黃土高原,將大量泥砂沖刷入河,造成水色渾濁不堪。

若問我,長江水也色黃,相比黃河水,哪條河的水更黃,我真答不出來;雖然我飲過長江水,也喝過黃河水。

我遊過兩次長江,算是跟長江有過「親密」接觸。我到過蘭州,試過在黃河邊找羊皮筏,好像沒找到,而看到的黃河水,的確是黃又黃。但我也看過不是黃色的黃河水。當然不是在水龍頭下,而是真正在黃河邊。

不賣關子了。在劉家峽水庫。到了蘭州,不會不到劉家峽水庫,到了水庫,似乎不會不看炳靈寺。結果是,因為某些原因,我沒有觀賞過炳靈寺。

不要緊,要可惜的事,多得很;有些,是多一件少一件,也未必有多大分別。

有諺語說,「跳在黃河洗不清」,我算是見識過不混濁的黃河水,也就知道這句話也不完全是對的。(我這又算不算是執拗呢。)

【附】網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跳在黃河洗不清」條﹕(諺語)黃河之水混濁,不易洗清東西。比喻冤枉無法洗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我何玉鳳這個心跡,大約是說破了嘴,也沒人相信,跳在黃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鳳的身份了。」或作「跳到黃河洗不清」、「跳進黃河也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