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是病,簡精而言,屬精神病;更簡單地說,也是一種病而已。生老病死,病,人生難免,更可能是一生中遇上最多也最折磨人的事。小病不是福,任何病都不是福,既是難免,只能面對。每種病都可怕,都可能致命,也更可能好過來。精神病,大概也如是;這種病,也如其他病,可怕,其實,也不可怕。首先,用什麼目光,或什麼心態去看待去面對去處理,才重要。讀到一篇網絡文章,實在好,忍不住推介。
文章題為〈我是抑鬱病患者,我的世界是這樣〉,有兩個連結,原來自「立場新聞」,「港文集」轉載了。為免連結失效,我在下面也全文轉載,相信不會受到責難。這篇文章能廣傳,深信必有益世道人心。
這篇文章的好處,是抑鬱症「過來人」的夫子自道,沒有說教,筆法平和,卻條理清晰,將事實清楚列出,難得的是沒有自傷自憐,而能用事實解釋各種問題要害之處。病人固然要自處,其實沒病的所謂「正常人」更應了解這種病,否則用錯了眼光用錯了方法看待和處理,對各方面都沒有好處。本想摘錄一些重點,恐怕支離破碎的摘要會破壞全文的精神。反正文章不長,也寫得實在好,有心者自己細讀好了。
x x x x x
我是抑鬱病患者,我的世界是這樣
【文:香如故】
我是個中度抑鬱病患者,現在仍是,自診斷以來今天大概是 第218天。我開始會笑,我在康復中。在這218天內,我見過一位社工,一位心理學教授,一位大學心理輔導員,一位心理催眠治療師。在這218天內,我離 家出走過,也把自己困在家裡過,嘗試過衝出馬路,嘗試過走上天台,找尋過很多自殺方法。顯然地,我沒有自殺到。
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 運」。半年內19宗學生自殺案,最近網路上流傳了很多評論這件事的文章,我想以一個正在遭受抑鬱病困擾的角度談談面對這件事時的感受。網路上流傳的都是, 正常人對我們的看法,正常人覺得的我們的看法,康復者的看法,但究竟想自殺的人到底在想什麼?尤其是在現在自殺風氣瀰漫的情況下。這些是我在坐車時悠閒時 寫下零零碎碎的片段,前後未必貫通。
煩是煩,不開心是不開心,長期不開心是長期不開心,他們是截然不同的。你在街上與陌生人吵架了,那是 煩,不是不開心;你認真學習的一科F了,那是不開心,不是長期不開心。每天你起床後任何事都沒發生,你就已經是不開心的,對任何事情失去興趣,睡不到,吃 不下,持續了一段日子,這就是長期不開心。通常是太多事情一件又一件壓抑他們造成的。19個生命,未必是純粹因為學業而自殺的,可能他們同時面對著家庭、 學業、友情的問題。自殺前是有導火線的,我認真去找自殺方法前,就是因為和朋友吵架,他們說了踩我底線的說話令我真的對人生沒期盼,當然根本原因是我在愛 情友情家庭學業事業健康所有大範疇都面臨問題而致的。
情緒病病人情緒波動很大,可能上一秒還在和你談笑風生,下一秒就大發雷霆。其實那刻 「爆煲」未必是他們控制到的。情緒病病人的控制能力也是有限的,很小事就會很敏感。情緒病病人不是不會笑,不是不會和朋友玩。輕度情緒病病人可能知道自己 有事,更加會想多同朋友一齊想令自己開心;但當他開始收埋自己連人也不見就真的是進入中度抑鬱症的前兆了;進入中度抑鬱症時,如果他不去尋求幫助,旁人也 不去幫助他們⋯⋯後果不堪設想。
抑鬱病患者當然思想很負面,是他們控制不到的、不由自主的,有時他們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可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鑽牛角尖,而牛角尖鑚了就是鑚了,負面消極的想法已經在腦袋了,揮之不去了。我想自殺的時候心裡面只有一個想法:
為什麼憑什麼我要對你們負責?
如果我對你們負責,那誰對我負責?
不要說「你死了,我怎麼辦?你爸爸媽媽怎麼辦」這樣的話,其實這是在給壓力我們。基本上,我最病重的時候想法可以說是:我連自己都顧及不來了,為什麼我還要理會你的感受?
我 曾找尋過很多自殺的方法,但連普羅大眾認為最不痛的服用安眠藥都很痛 — 服用幾百片安眠藥後在睡夢中掙扎動彈不得,因為身體對藥物的排斥產生許多副作用,你的所有器官都在焚燒在痛,就這樣持續幾小時,然而這麼疼痛過後安眠 藥而死的「成功」例子是少之又少的。在我找了很多方法後,發現每一樣都要折磨很久才能去到死的地步,我怕了,我怕痛,為什麼連去死都這麼困難?又想到爸爸 媽媽,我真的很害怕兩老會受不了。結果,我不是不想死了,是我很想死,但我不能這樣做:其實更痛苦。
為什麼我會去見心理醫生會找幫助?不是 每一個抑鬱病病人都會意識到自己有抑鬱病,或者不是每一個抑鬱病病人知道自己有抑鬱病都會去尋求幫助。我去尋求幫助是因為我從很小開始就喜歡看心理學書, 知道抑鬱病這回事,知道有病就要去找醫生,所以可以說,幸運地,我懂得自己去尋求幫助。但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去尋求幫助:如果你留意到身邊有朋友長期和你說 不開心,甚至開始把自己困在家裡的傾向,又或者離家出走了,請關心關懷他們,未必需要說些什麼安慰說話,更加不要說「你已經很幸福了」之類的話,簡單一句 「我在這裡陪著你」已經很足夠。
即使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美好,我還未享受過貴族奢侈的紙醉金迷,我還未欣賞過清幽靜謐的質樸無華,可是這緊要 嗎?我已經對所有事物無興趣了,每天起床後,就是賴在床上,連Facebook也不想去翻,直至受不了了想起床了才去找東西吃,洗澡,每日就是這樣。在床 上攤著,思索著很多東西,哭泣,想死。「人固有一死」,真的有「既然都是死,為什麼不早點死。有區別嗎」的想法。
不要和抑鬱症病人說「你已 經很幸福了」、「要學會知足」、「不要去想那些不開心的事」。雖然知道你們關心,但真的覺得可笑。要是我能自己控制到自己「不去想不開心的事」,我一開始 就不會去想了。當不開心像毒藥一樣蔓延在你身體每滴血液,你連要去找事情分散注意力分散不開心的動力都沒有。不要和我說我已經很幸福了,我知道啊,我生活 在香港這樣的大城市,我有得吃有得住我比埃塞俄比亞的孩子幸福多了。可是,這樣想,有令我開心嗎?
在我最想自殺的時候,有位朋友Whatsapp了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的電話給我,說實話,那刻如果不是他提醒我,我都想不起有這個機構,有這個機構可以幫助我,我按下了電話,從天台走了下來。
可 能你會恥笑抑鬱症病人為何經歷這樣平常的事就會不開心到這個地步。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不同,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最重要的是你不是 他,你不知道他有多痛,為什麼要質疑是他的能力問題?為什麼要質疑是他的抗壓程度?這些才是對抑鬱症病人最大的侮辱。同一段失戀,發生在兩個不同的人身 上,後果也截然不同。有人選擇忙碌來逃避失戀,可是有些人就把愛情當作生命的全部,她失去了他,林林總總的原因,就會走上抑鬱的路。
我抑鬱 病的Stage大概是,很不開心 — 持續不開心 — 持續不開心很久很久 — 自殺傾向幾次 — 尋求幫助 — 有意識知道自己要好起來並正在努力,我不知道我會需要多少時間可以好,也不知道中間會不會再復發。但正是因為深受抑鬱病困擾,知道了自己要好起來,所 以更加會去找朋友玩去找開心。但可能總會有人說「他的抑鬱病是裝出來的吧?他還很開心的和我們一起玩呢!」希望你們能明白,正是因為病了,我才發現,原 來,健康很緊要;正是因為抑鬱,我才發現,原來,開心很緊要。如果你們身邊有朋友好似有情緒病,告訴他們一句「我在這陪著你」吧,多主動關心他們吧,多約 他們出來閒聊吃飯吧。順便附帶一個電話號碼 2389 2222,你知道這是什麼電話號碼的。
I’m no expert on such thing. But it seems to me that a psychiatrist may need to be consulted, not just psychologist, because medication may be needed.
有人唔覺得自己有「病」要醫,或老是覺得自己有病,疑神疑鬼,都唔知點醫。
Ha ha ha. It reminds me of some people who are somewhat similar to but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what you describe. I’d not talk about it here though.
zpdrmn chang:
只能說是形似或神似,所謂一言難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