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節約用水?

2013年12月5日《明報》D5

2013年12月5日《明報》D5

這篇文章本來也沒什麼,偏是來了那麼一段「說到底」,可謂講多,說的話不僅多餘,更是與主題相左,有如自毀長城。

香港政府在過去 8 年將滿瀉了的 2.43 億立方米雨水全排出大海,折合起來總值 11.2 億港元。說是「倒錢落海」,毫不誇張。若藉此再提出減少或不再依賴東江水,不單省錢,也可毋須浪費可用的淡水,雖是舊調,重彈也無不可。可惜的是,卻「因而」要香港人節約用水,真是「捉錯用神」。

香港人節約了的水,就算不「白白的」倒進海中,又能否「移交」給全球缺乏清潔食水供應的地方,我很想知道。其他資源,例如食物,例如燃料,可以「移交」固然好;不能,浪費了就是浪費了地球資源或「污染」了地球。食水呢?所謂「浪費」,是否從此消失了呢?雨水太充足而致為患的地方,節約用水,是否能令水旱的地方受惠呢?若不能,節約之後,最終還是流向大海,又有何作用。

常將有日思無日,是居安思危,不是不好;但要據實言明,不應「願左石而言他」。更何況,香港已有八年將可用的食水倒進海水,相信還要倒下去。真是不用白不用,不節約,用了,用者自付,還可以令庫房多進賬,有何不好。

老實說,香港近年強調的是勤洗手,多清潔,以保健康,「陰謀論」,原因之一可能是水太多,多至要倒落海,不節約,多用是倒,少用也是倒,更是倒錢,為不什麼不提倡多用呢。

節約是美德,但「出師」錯名,徒然浪費口水,也帶來反效果,不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