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不同

有兩句話自小就常聽到,有時覺得很有道理「似的」,有時卻嫌老土聽著就煩。書多讀了兩本之後,就知道果然這些話「有料到」,堪稱「中國人的智慧」。

一句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另一是「一樣米養百樣人」。

原來「人心不同」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產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有解釋說是「每個人的内心世界千差萬别,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孔一樣,千人千面,絕少相似。」

至於「一樣米養百樣人」典出何處,不易考證,存疑算了;用「俗語說」來概好了。這個「解說」,無妨參考﹕

我們都是芸芸眾生,吃的都幾乎一樣,但作為個體的人是不一樣的,但是生活經歷不同,遺傳信息不同,所受教育影響不同。所以造成了從脾氣到秉性,從喜好到修養等等,對於人與人之間的個別差異。

稍知心理學者,可能想到「人格」「性格」之說。這也就是「天生(先天)」和「後天(改造)」孰重孰輕之「爭」的來由。有人將 personality 譯作「性格」,也譯作「人格」、「品格」;character 也譯作「性格」或「品質」,驟看同義,但心理學的定義是有分別的。無論中英文,有時我也給弄得頭昏腦脹。

 

所謂「三歲定八十」,其實性格早已「天定」,由出生那一刻或更早,幾乎決定了「性格」甚或一生定向。這就是「人心之不同,各如其面」的「因由」,雖「整容」也難改變其「心」即性格。同吃一碗飯,你的「心」即性格如此,也如「其面」有百樣「紛陳」。

但同一個「心」,吃麵包和吃米飯的話,「想法」是否會改變呢。「表面」的生活方式或許不同,一旦要面對「終極」人生,才可以「見真章」﹕是「善」是「惡」,生死關頭,直面就無所遁形了。

人生,其實就是人的生活,要呼吸要吃,也可能要玩樂,要做好做壞,沒理想如諴魚有理想要寫出得「樂背爾」獎的「抗世」作品。你說這就是哲學,他說是社會學,我則「創造」了心理學。還有政治學、文學、管你學,等等,諸如此類,什麼的。

「不學巫術」之人,胡亂讀書,一時知道有心理學「人格」之說,又聽說過中國俗語有「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和「一樣米養百樣人」,難色聯想起來,真沒法,啊。啊,呵,啊。

失眠

在《心理學》(郭靜晃等著,台北﹕揚智文化,1994)中讀到一段關於「失眠」的話,很得我心,且採錄如下(頁154)﹕

失眠不管是否因為心理困擾而致失眠,我一直認為服用安眠藥不是改善失眠的好方法,看來不完全是「無謂」的堅持。

姍姍來遲

網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這樣解釋「姍姍來遲」﹕

形容女子遲步緩來的樣子。典出《漢書》卷九十七《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武帝李夫人既死,使方士召其魂,恍若有見。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後也用以形容人不依時赴會,害人苦等。

除了成就一句成語,這段故事還有更引人的情節。可以參看維基百科「漢武皇后(漢武帝)」條。李夫人果然玲瓏剔透,該是讀心理學的胚子。

林語堂譯﹕《揚州瘦馬》(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5月1版)有班固著〈李夫人臨死托武帝〉一文,結尾跟《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引文有點出入。試將班固相關原文和林語堂英譯列出,以見其概(頁16-19)﹕

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見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

是邪?

非邪?

立而望之,

偏何姍姍其來遲!

令樂府諸音家弦歌之。

The emperor could not stop thinking of her.  There was a magician of Tsi, who claimed that he could conjure the souls of the departed.  A room was therefore prepared with bed curtains, and candles were burned during the night and wines and meats were laid out on the table.  The emperor was made to sit in another room in the distance.  He saw a beautiful woman resembling Madame Li come in and sit on the bed and walk about.  But he was not permitted to get closer.  He was greatly touched and wrote a verse:

Is it you?

But is it you indeed?

You came.

But when you came, your movements were so stately and slow.

The court musicians were ordered to set this to music.

就此視之,如果沒看英譯,也不知「」有「靠近;走近;趨向〖come close to; move towards〗」之意。

說起來,漢武帝在李夫人病重時要看望她,李夫人怎樣也不讓他見到病容。到方士「安排」李夫人魂兮歸來,「又不得就視」,此魂是真是假,實在難說。兩番情景,武帝都像很「順攤」很易受擺布之人;抑或是,他不過但求安心,安己心之餘,更安他人的心,「無傷大雅」的話,就不道破別人的心思或「詭計」。如此看來,他才是人情練達的心理學高手啊。

喔喔,他不就是漢武帝嗎。怪不得了。

心理學家研究的推理

《心理學是什麼》(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2版3刷)第四章是〈人類最高級的心理活動——思維及其研究〉,好感性;還是理性?說思維,不能不說推理;推理,更不可能不說邏輯。「推理,又稱邏輯推理,是指從已知條件推導未知結論的過過程。」(頁225—6)誰說不宜;例子有的是。

不久前讀了同一出版社的《邏輯學是什麼》,對於以上解說和所舉之例,自是不難明白,甚而覺得有「濕濕碎」之感。不過,跟著下來,竟有「心理學家研究的推理」之說,自是「格外留神」了。讀畢,啞然失笑。

要概括原因,可用那個用爛了的四字詞﹕開卷有益。

或曰,推理就是推理了,分成「哲學家研究的推理」和「心理學家研究的推理」,不是考立名目是什麼。

不是的。

有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果然沒錯。心理學該是洞明世事的學問。哲學家研究的推理,說是絕對理性的推理,似無不可;但「竟然」有心理學家研究的推理,可說是對邏輯學者的「當頭棒喝」。是,這是我的解讀。

根據這個解讀,無妨擴而大之,向「太理智」的邏輯學家甚而哲學家進一言,試圖「推翻」宗教,實是枉然之舉。

說是枉然,已是客氣的說法。要推倒「宗教」,其實就是「非人性」的行為。

說這個「觀點」前,不能不先抄以下的說法,否則可能會引來即時「衝動」之思之言﹕

推理本身就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因為推理是我們在問題情景中披荊斬棘時必不可少的一把利劍。(頁229)

又在抄錄其他研究成果及理據之前,這段話也該抄錄下來﹕

早 期的經濟學家假設人會在充分考慮得失之後選擇對自己有最大利益的決定,也就是說人在作決定時是非常理性的。但是,這並不符合我們的常識,生活中莫名其妙的 選擇是經常發生,要不我們就不會有所謂「衝動」、「緣分」、「昏了頭」之類的詞匯了。心理學家發現我們在作判斷和決策時會因為考慮的角度不同而作出不同的 選擇。(頁229—30)

要補充的是,我們或會認為,以上所說的「判斷」和「決斷」是一時或即時的,容不得周詳考慮,而且一旦作出「選擇」後,就不會不能改變。我的理解是,也不一定。

宗教之有,就算不是絕對來自非理性,也很大成份是如此。非理性,根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是很大一部分,更是賴以生存的部分。抽掉這部分,就如,舉例說,人生中抽掉賭博,抽掉哲學,也即不容許賭博,不容許學習哲學,對某些人來說,成嗎?

推理,就算是最精密的推理,大概也推不出這個「理」來。就算推得出,我還是認為,不行,也不成。

「強化」作用

《心理學是什麼》(崔麗娟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2008年11月3刷)介紹行為主義心理學時,總題為「行為主義心理學——環境和人的行為,誰控制了誰?」,並不單介紹一個理論和一個巨匠,所以,只提創始人華生及其理論,其實不夠全面。下面再略述一下華生的繼承人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他很強調「強化」這個概念。

先由評價開始。

斯金納作為心理學的大家,對我們的貢獻是巨大的,他的理論在研究和實踐領域內都有廣泛的應用,尤其是促進了心理治療的發展。在今天,行為矯正仍然是治療兒童問題行為最有效的方法。

斯金納是一個徹底的行為主義者,也是一個激進的決定論者。對他的非議也大多來自於此。和弗洛伊德一樣,他認為人的任何行為都是有原因的,但他把這些原因都歸結為環境因素,忽視人內在的心理過程。有人講斯金納把從白鼠、鴿子身上得到的實驗結果毫不猶豫地推到人身上,未免有將任何動物等同之嫌。

此外,斯金納的某些論斷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在他的《超越自由與尊嚴》這本書中,他認為,我們選擇什麼並不依據內心的決定,而只是對環境要求的一種反應。做出了高尚行為的人就贏得了尊嚴,但行為是由外部環境決定的,這種尊嚴只能是一個幻想。如果你衝進熊熊大火中去救人,並非因為你是一個英雄或傻瓜,只是因為你曾經有過被這樣強化的經歷,所以在類似的情境中才會有相似的行為。這樣的觀點,你是否願意認同呢?(頁88)

由這些評價,不難讀出斯金納理論之一二。有些地方,例如人的行為只由外部環境決定,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體驗中,相信也不難發現有問題。人真的那麼「身不由己」嗎?單是這個,以後又有了另一流派,先放下不表。

斯金納講述「強化」一項,書中算是介紹得頗詳細,這也是刺激(S)與行為(R)的關係。可先由正負兩種強化來說明﹕

正強化是在行為之後給予獎勵,目的是增加行為,比如小寶寶咿呀學語,得到了媽媽的親吻和讚揚,他就會更加起勁地學說話;負強化也是為了增加行為,所不同的是在行為之後撤消某種厭惡刺激,比如老鼠可以在迅速拉動繩子時避免電擊的折磨,他很快就會學會拉繩子。另外,如果有些後果會使某種行為的出現頻率減少,這些後果叫懲罰,給孩子斷奶時在媽媽的乳頭上塗辣椒粉,就是這個道理。(頁82)

在媽媽乳頭上塗辣椒粉讓孩子斷奶的方法,沒看過大概也聽說過,原來採用的就是「負強化」這一套。這些原理稱為操作性條件反射。書中也介紹了一些有趣現象,都可用這種原理來解釋,例如一些「迷信行為」。一個不時看到的例子,就是足球場上的行為。例如射十二碼球決勝負時,有些球員會「繫繫鞋帶、親吻足球、閉眼念念有詞等,那是因為他在以前的某次點球大戰時偶然作出這些行為,結果球進了,所以這套行為就成了他每次射球時的必行儀式。」(頁82—3)這種「儀式」,似乎不分中外都不時會出現。

斯金納根據強化與時間的關係,將強化分為連續強化與間歇強他兩大類,其中間歇強化又分為間隔強化和比例強化。這些都不在這裡詳述了。抄一個簡單的例子,足見這些理論完全可以套用在日常生活上。

一位男子每天下班到家時妻子都會擁抱他一下,他都習以為常了,但突然有一天妻子不這麼做了。這位男子肯定會感到奇怪﹕「你怎麼了?出了什麼事?不舒服嗎?」(頁83—4)

這就是「連續強化」帶來的反應了。我們為什麼會「樂此不疲」,又什麼會變得沮喪、煩惱,產生懷疑等(如上例,是因為一段長時間的連續強化之後這種關係突然打住)。

心理學真是「好玩」的學問。小說呀電影呀電視劇呀,有些為了增加吸引力,不難看出多少採用了這些原理,加以鋪排,令人有變化萬千之感。說起來,斯金納本來就想成為作家,而在心理學上有斐然的成績時,依然沒有放棄文學這個興趣。1948年,也即他44歲時,就寫了小說《沃爾登第二》,小說是根據他在實驗室裡得到的強化原理,虛構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社會。「1967年,一些有志於將《沃爾登第二》中的理想付諸實踐的人在弗吉尼亞的雙橡樹建立了一個真實的社會。經過各種各樣的修改,這個理想社會得以保存了下來,但是經過這些修改,它早已經走了形,不可能成為斯金納觀點的真實檢驗了。」(頁88—9)

斯金納的理論,有多方面應用,促進心理治療的發展顯然功不可沒。

斯金納認為,神經症、精神病、強迫症等行為問題都能在環境中找到病因,比如不適當的負強化和粗暴的處罰等。(頁85)

說起來,我們日常生活中,或許都自覺或不自覺或多或少地使用了正負強化這種概念。試看這個常見的例子﹕

老師常常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一個調皮搗蛋的問題兒童K,當K表現較好時老師就會停止批評。老師的本意是希望K「學好」,但K卻對老師的這種做法很不滿,認為老師不尊重他,有了破罐破摔的想法,導致最後逃學出走。(頁85)

這就是「不適當的負強化」了。稍為改變一下,或許倩況就很不一樣了。當然,這在我看來,是一個簡化了的個案,中間可能有些長期甚或隱藏的問題需要面對和處理。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幾本心理學書

如果我真要更多認識心理學,大概不愁沒書可參考。輕易就翻找出來了,多少有點意外,因為比我想像中要多。再想想,好像還有一本,翻看過部分內容,卻借出去了沒有拿回來。

都不是我買的,其實是遺物。物主本來主修經濟,但修讀期間,心理起了突變;修讀,我猜想是藉此尋求自救之道。書都做了不少記號和筆記。可惜的是,求醫自療多方設法下,最終也沒能湊效。

書就一直擱在我的書架上。畢竟有教科書性質,不像普及入門書易看易明。不知道日後會否拿來一一細讀;或許入門書未能完全滿足我的地方,在這幾本書中可以找到較詳細的敘述。

有些人生問題,一直都在狐疑,希望多知道一點。只能走著瞧。心理學到底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以我這種閒散的讀書方式,未必有多大收穫。

據行為心理學的解釋,可能誘因或所謂刺激值還未足以令我非埋頭細讀不可。這也好,不致令自己有太大壓力,免受不必要心理傷害。

偏見與誤解

讀了很少部分《心理學是什麼》(崔麗娟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2008年11月3刷),知道是一本可以讀下去的書。書是入門書,不會太艱深,但也不是泛泛通論,有些問題,日常生活也會碰到,總比某些雜誌所擬的什麼心理測驗要來得有參考價值。

有一節提到大眾眼中的心理學究竟是什麼,不無偏見和誤解,有些確是常見的問題。例如,有人以為心理學家能透視眼前人的內心活動,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心理學就是心理輔導;心理學家只研究變態的人;……甚而認為心理學是「偽科學」,是騙人的東西。實情是否如此呢,書中都有疏解。

不一一抄出書中的糾正說法,單就心理學是否騙人的東西,可以略加引述,再加上點滴個人觀察和感受。

心理學已是成熟的科學,大概不用多說了;至於對心理輔導(書中用「心理諮詢」一詞)作用的存疑,我認為很值得深思。書中有如下的說法﹕

有的人缺乏對心理諮詢的正確了解,總是希望一、兩次諮詢就能包治百病,這當然是不現實的。還有人認為能否解決心理困擾全是諮詢師的責任,自己無需投入,諮詢效果自然不會好了。當然,也有心理諮詢師隊伍的良莠不齊,造成了人們對心理學的失望。由此便認為心理諮詢是騙人的,進而把心理學一捧子打死。(頁13)

至於成功的心理諮詢,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是更長時間,而且還有賴於求助者的主動意願和積極參與,它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的解決自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對心理諮詢要有正確的理解和現實的期望,不要因為急於求成而否定了整個心理學。(頁14)

這裡說的主要是大陸的情況吧。香港是否如此,我沒有看過相關的研究和說法,不敢妄下評語。這倒有點像一些香港人對中醫的看法,認為中醫不大可靠,或是中醫療效太慢而覺得一、兩次之後沒有顯著收效即覺無效。是中醫良莠不齊,還是對這種療法沒有信心,有時只能說各有體會。

回說心理輔導(諮詢 ),我也有認識的人接受過幾次輔導後,認為無甚進展而放棄繼續治療的。這位朋友沒有明確表示不相信這種療法還是不相信那名心理輔導師。作為局外人,當然可以說,可能只是沒找到適合自己的輔導師而已。這有點像一般的疾病,別人總是求診一次即痊癒的西醫,有人卻往往經多次也未見效,換另一名醫生即迅速好起來。

我也認識曾經接受這種治療後來成為心理輔導員的,當然相信這種療法。

誠如書中所說,心理輔導只是心理學的一個應用分支,而這個分支的作用,也不是能醫百般的心理疾病。「如果嚴重的精神疾病,就要由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學家來處理。」(頁8)這句話看似不經意,其實很重要。

看這類書,當然不因為可以從中找到什麼實用價值。借此求得「觀心術」?學會心理知識,從而自療療人?都不是我的目的。多了解一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可能會加強同理心,真要說「用」,也可如張愛玲所說,「正因懂得,所以慈悲」。

心理學曾是流浪兒

心理學算是我喜歡的一門學科。不知道是性之所好,還是人生的一個大轉折,令我對這門學科特別有興趣。當然,走進院校再進修這門學科是不會的了,找些淺易有趣的書來看看,對我更為實際。

前不久看過一本入門書,算是有了粗略的認識。翻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心理學是什麼》(崔麗娟著,2007年4月第2版,2008年11月3刷),看了一點點內容,即有很不一樣的感受。

不說不知,心理學原來有過一段算是「可憐」的日子﹕

在馮特創立他的實驗室之前,心理學像個流浪兒,一會兒敲敲生理學的門,一會兒敲敲倫理學的門,一會兒敲敲認識論的門。1879年,它才成為一門實驗科學,有了一個安身之處和一個名字。——墨菲(頁1)

還有,這門學科其實源於西方哲學。無妨回顧一下﹕

以現代心理學的觀點,心理學可以說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科學。心理學源於西方哲學,而西方哲學則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希臘。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人,都把「心」的探討,視為哲學的主要問題之一。到了19世紀末,受生物學影響,心理學才開始脫離哲學,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科學。此後,心理學的內容不斷變更,但名稱仍舊不改。在英文中,表示心理學的單詞psychlolgy,是由希臘文中的psyche與logos兩字演變而成;前者意指「靈魂」,後者意指「講述」,合起來就是﹕心理學是闡述心靈的學問。這一界定不含科學概念,只具哲學意義。到19世紀末,科學心理學萌芽,心理學一度被界定為﹕心理學是研心理活動的科學。至此,心理學開始被列入科學的範疇。(頁5)

原來如此。不過,這仍不是今時今日心理學的最新界定。不多抄了,就抄70年代的最新界定好了﹕

心理學是對行為和心理歷程的科學研究。(頁6)

看似簡單,好像每一個人——包括幾歲兒童——也可以成為心理學家似的。錯是不完全錯。但有太多我們以為是的偏見和誤解,不說不糾正,真是不知道的。

這些誤解和糾正,當作常識,也可開開眼界。

另外兩本「是什麼」

日前在書展的北京大學出版社攤檔猶豫了好一陣之後,買了三本書。經濟學那本是閱讀新嘗試。另有兩本,算是測試,因為都是稍有認識的學科。究竟換了不同作者的「說法」方式,對之前的所謂認識,究有多深,又有多少是「美麗的誤會」。

這兩本雖然都是第二版,但直到2007年同樣只有3刷,跟經濟學的17刷,論暢銷,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如果以此來判斷,大陸社會重經濟多於其他知識,未免武斷,但也不能否認,由此可以作探熱針,量出一點冷熱端倪來。

翻了二書的前言和一些內文片斷,覺得學術味都較經濟學一書要濃重一些,心理學那本尤其如此。不過,趣味還是不缺的。

在《心理學是什麼》就翻出幾個生活中的「動作失誤」來,例如把洗面奶擠在牙刷上;剝開一粒糖果,卻把包裝紙放進嘴裡,把糖果扔進垃圾箱裡。(頁394)並舉了一個認知心理學家Reason 所做的實驗,就是要求被試以盡可能快地回答一列答案都是押韻(英文)的問題,最後就答錯了。原來認知心理學家曾為諸如此類的小小失誤作過大量實驗,然後作出了解釋。(頁394—5)

可見心理學並不神秘,都在日常生活中。作者在〈前言〉提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大概是很多人都問過的﹕學了心理學是不是可以看穿他人的心思。(頁17)猜到答案是什麼嗎?

翻看《邏輯學是什麼》,還是令我有點慌亂。但充滿趣味的例子還是不少,有時覺得,拿來作文字遊戲也未嘗不可。例如這樣一條簡單問題,就暗藏了「機關」﹕

你已經停止打你的老婆了嗎?(頁79)

不要笑,這類問題經常會出現在一些所謂問卷調查中,回答肯定還是否定,其實都表示接受了那個預設﹕聽話人經常打自己的老婆。

該如何回答呢?作者當然作了說明(例如指出其中那個預設為假)。

類似的問題,作者還舉了《世說新語》一個故事做例子。原來迴避(即重複該問句的預設)有時也是回答問題的好方法之一。(頁79)

看書,真是樂趣無窮。

前世今生心理學

翻看《圖解心理學》時,有兩個很奇怪的感覺。

第一個是,我好像在溫習一樣。我不是念心理學的,只是偶然會看一點點心理學的書而已,為什麼讀著讀著有那麼多似曾相識的感覺呢?愈讀到書的後半部,我就明白了。原來心理學早已與我們(只是我?)為鄰為伴了。

先說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每有自殺事件,不管老中青少,學生老師老闆,失意失戀,大多離不開心理因素如抑鬱如躁狂等等似的。於是,這個心理學家那個精神科醫生就紛紛出場,解釋什麼是抑鬱症,如何審視思覺失調,應怎樣應付這個症那個病。連好些歌星名星填詞人也一一站出來現身說法。在沉重沉痛的環境下,我們就不知不覺上一課又一課,一科又一科。

輕鬆一點,有親子教育,也是心理學的一個環節;要親子啊,其實父母一點也不輕鬆。兒童有兒童的問題,到青年了,算是大個仔喇,可以沒問題了吧?真是想得美。三十而立,企得起身了,還怕什麼。四十而不惑,理應再無憂慮了吧?都是忘想(症)。聽過「中年危機」嗎?之後還有老年問題哩。

一生一世,真是無憂無慮……都難。原來這些都與心理學相關。乜都關佢事,心理學真多事啊。所以,我怎會沒有「正在溫習」的感覺呢。拿著這本「雞精」書,幸好不是為了到試場搏殺,可以「溫」得暖暖和和輕輕鬆鬆。算是一樂也。

另一個感覺是,有點像許許多多年前看手相書,妄想通曉人的過去未來。

稍為留意一下,近年的好些電影和小說,都愛拿「童年陰影」之類來大玩特玩橋段。人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可以改變的不多;但人格可以後天塑造,可塑性就大了,可作的故事真是無窮無盡。這都是心理學「管轄」的範圍啊。

什麼樣的人會有什麼樣的性格,怎樣的性格會有怎樣的行為作為,甚至會生什麼生理心理毛病,心理學大都可以「預測」。這不是跟手相學有點近似嗎?

心理學的很多理論都來自測試和經驗的累積,說它是一門生活大全的科學,大概也可以說得通。所以,年紀愈大,讀心理學理應愈易「入腦」吧?不過,心理學有理論說,人的年紀愈大,身體會日漸衰弱,記憶力和精力都會衰退,這都不利於學習啊。真是無可奈何。

我大概不會太深入去看這門科學的了。為什麼?跟我當年「放棄」手相學一樣,只因不想太了解人心。洞悉世情,大大路路的,要思慮的已不少,夠得上煩惱多多,「好唔得閒」,還要明解這個人那個人如許多的心事,真係死都唔得掂。算了吧。

看小說算了,讀得有多投入,想得有多深刻,一合上書,就可以事不關己,像江渚上的白髮漁夫樵夫般,讓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當乜事都冇發生過,煩惱可以少一點,心也可以寬一點。

(那個讀心理學的札記算是寫完;這篇也不列作其中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