謦欬.傾偈.粵語

都說粵語保留了很多古語,很多用詞既古又雅,以粵語念誦詩詞曲,因為有四聲九調,變化固然多,更能表現出箇中的鏗鏘聲韻。只能說可惜的是,完全用粵語為文,也不知什麼原因,很多字都似乎有音無字,或就算有字,也不大為人所知,遑論熟悉。試找很古的古文,似乎較易接通今日的白話文或現代漢語,粵語難免一如北京話般成為「方言」。

年來關於粵語是否方言有些爭拗,我不想再捲入這種爭論漩渦之中,以下只抄錄網上《萌典》的解釋,就此帶過算了:

同一語言在不同地域因諸種因素產生演變而生成的變體。它只流行於局限的地區,並具有與其他方言或共同語差異的特徵。王維〈早入滎陽界〉詩:「因人見風俗,入境聞方言。」也稱為「土話」、「土語」。

似]土話[反]國語、雅言

回說粵語的古雅問題。就先舉最為人熟悉的「幾時」「幾多」吧。幾時,解作「何時」,人所共知的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其實,另解「沒有多少時候」的有《水滸傳》的「楊林問道:『二位兄弟在此聚義幾時了?』」(第四四回)(以上參看《萌典》)

至於「幾多」,最為人知的是南唐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萌典》還舉了《水滸傳》第三六回:「教師,量這些東西,直得幾多,不須致謝。」

這些都不算什麼,「傾偈」才令我訝異O嘴。說「傾偈」,粵人未必都知「」是什麼,但一般都說成是很古很雅的書面語。傾是傾訴的傾,偈是「佛教文學詩歌」,粵語借用為聊天、談話。談佛偈,能不古雅。其實,要說更古更雅更「纯」的古文,「傾偈」還未夠班。

「謦欬」才是。什麼是謦欬,一般字典詞書已不易找到出處和解釋,還好網上《萌典》尚可找到。既解作「談笑」,也是「咳嗽」:

  1. 談笑。《莊子·徐无鬼》:「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側乎!」

  2. 咳嗽。《列子·黃帝》:「惠盎見宋康王,康王蹀足謦欬言。」

百度詞典還有粵語用法

古漢語用法:謦欬(傾偈):kīng gái 代表聊天、閒談。

諸如此類的古語,在粵語中相信保留不少,但知者可以肯定不多,大概也沒多少人會沿用了。我說,既要保住「撐」粵語不是「方言」,因為粵語保留了古雅的音韻和用詞,那麼就起碼由用「謦欬」「畀」「讕」等開始吧,不要「比你」「比你」的胡寫亂作,完全唔知[口翕]乜。

對「謦欬.傾偈.粵語」的一則回應

  1. 我不贊成謦欬是本字
    《正韻》謦字,棄挺切,罄上聲,今粵音如【輕】,咳嗽聲。
    「欬」,就是現在的「咳」字,咳本字是細路仔笑聲,咳咳笑。
    謦欬讀成今音,是輕咳,跟傾偈二音,大纜扯唔埋。
    這是典型拿古詞的穿鑿。

  2. 文少:

    以為你早已忘了這片荒地。

    「謦欬」是否「典型拿古詞的穿鑿」,我不敢肯定或否定。就算此詞真的是「傾愒」的「本詞」,我也認為不宜採用。到底「傾愒」已通用易明,沒必要節外生枝。不過……

    「謦欬」的粵音其實與「傾愒」很近,一音之轉,絕對可以成立;況且「謦欬」除了是咳嗽聲,更有談笑之意。這個,不單百度可以找到,連台灣的網上詞典《萌典》都可輕易查找,就算入文,也較易為人理解和接受。

    • 「謦欬」是本字之說,
      來自「謦」在中古漢語列入溪母,中古溪母字,現代粵語既可是h亦可是k
      關鍵是那個「欬」字,它也是溪母,怎樣也變不出那個g音出來。

  3. 文少:

    字音,或說語音學,我一直都學不好,算是「正正經經」學過漢語拼音,往往也在唸讀時「走音」,可說一塌胡塗。再說切音,更是似懂非懂,時靈時不靈。真要問我,「謦欬」,粵音是否讀不出「傾偈」之音,我又不覺得如此。

    可以簡單地說,普通話的k音,如「開」字,粵語就變成了h音,例子多的是。回說「欬」字,除了「苦蓋切,去代溪」(kài)一音,也讀作「於犗切,去夬影」(ài),會否變成「偈」音,真的難說。

  4. 試過係大陸買野,一下子無留意廣東話同普通話用字分別,問「幾錢?」,然後畀人鬧!佢哋以爲我講「幾蚊($3)」。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