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簡就不要簡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2024年6月13日的立法會「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中,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我看電視新聞的有限片段時,對其中幾句話覺得很突兀,尤其「香港不是〈桃花源記〉,因為〈桃花源記〉是一個隱世的地方」,可說聽得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簡言之,〈桃花源記〉是一篇序文,如特首所說,是陶淵明的(作品),描寫了「一個隱世的地方」,但香港以至全世界都不可能是一篇文,只可能是一篇或多篇文所描寫的地方。所以特首的說法是有問題的。以我猜想,如果特首是看著「貓紙」即按照稿本來宣讀,顯然是沒有讀出一些字,我試著補上那些字:

「香港不是〈桃花源記〉描寫的桃花源,因為〈桃花源記〉的桃花源是一個隱世的地方。」

左一個「桃花源」,右又一個「桃花源」,這樣一句話,就有四個「桃花源」;都說,為文說話,應簡則簡,他可能就簡掉了兩個「桃花源」。問題是,不應簡或說不能簡的就不能簡不要簡,否則不通事小,引來誤會就茲事體大。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試看「她是美麗的」,若嫌「的」字多餘,刪掉,變成「她是美麗」,分別可大了。假如沒能弄清其間分別,我再說也枉費心神了。當然,這句可以精簡,寫作「她美麗」甚或「她美」;不過這已是另一回事了,不贅。

回說特首那些話,尤其上引那句,當然可以簡單一點,如:

「香港不是〈桃花源記〉的桃花源,因為〈桃花源記〉描寫的是一個隱世的地方。」

李家超說話,概而言之,每每是不好。不過,假如他帶領下的施政好,我就不會太計較他的語文有多不濟。曾幾何時,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語文水平也給評為很差,但他今年捲土重來,又有多少人重提他的語文水準如何呢?就有不少鐵粉愛他的施政作風,希望他「回朝」。當然,這不是一個好對比,因為我壓根兒就看特朗普不順眼,從不希望他得勝。至於李家超,我仍在觀望,但願他有成。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