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一不是唯一

本來想寫幾個不少人經常用錯的字,恐怕長氣,變了紮腳布,不如單說一個詞,也「專攻」一本詞典。

一直以來,中港台三地,似乎大陸是唯一只採用「惟一」這個詞。

《現代漢語詞典》直到第5版才收入「唯一」,卻仍保留「惟一」詞條,解釋是「同『唯一』」。

大陸出版的書,就算出了《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之後,我依然只看到採用「惟一」這詞。當然,我看的書有限,只能以看過的一些「上海書店」的書和《1Q84》為例,無不如此。我想這是「全國」一致的用法。

在網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可以獨立找到「唯一」詞條,「惟一」只出現在四字詞「惟精惟一」中,解釋是﹕

精純專一。《書經.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可見「惟一」最初只在一個四字詞中出現,不是解作獨一無二。也可參看百度百科

還有的是,我在書店查了一下根據《現代漢詞詞典》編成的《現代漢詞小詞典》,也只收「唯一」,連「也作『惟一』」的解釋也沒有。足見「惟一」是「捉錯用神」,以為「惟精惟一」是解作「獨一無二」之「惟一」的出處,卻曲解了原詞的意思。

我當然不敢斗膽說連權威詞典如《現代漢詞詞典》也出錯,但字典詞書也是人編纂的,多精密也會有疏漏。這不過是我看到的例子。

最後,不如抄清代編成的《格言聯璧》(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中一條將「惟精惟一」拆開來寫成的格言(頁27)﹕

只有一毫粗疏處,便認理不真,所以說惟精

不然,眾論淆之而必疑。

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說惟一

不然,利害臨之而必變。

大贈送,譯文也一併抄下﹕

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不允許有任何的粗疏和漏洞。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就不能確切地認識事理。而對事理的認識必須準確、精當,否則眾論紛紜,人們就無法分清是非。

在堅守真理的過程中,不允許有任何的三心二意。哪怕只有一點點,便很難守住真理的陣地,所以要求守理也得用心專一。否則,面臨利害的突然降臨就會驚慌失措,甚至產生混亂,無法控制局勢。

對「惟一不是唯一」的一則回應

  1. 我覺得問題是出在「惟」﹑「唯」作為單字時﹐均有單一的意思。
    所以才會出現「惟一」和「唯一」
    又﹐思維本寫作思惟的﹐但現在人皆寫作思維。

  2. 文少﹕

    最主要還是以那個四字詞作根據,可惜是錯解了原意。

    近年有些書開始改用「唯一」了,但仍佔極少數。

    至於思惟,「古文」確是這樣寫,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那時代的古字只有惟沒有維。

  3. unnamed﹕

    試看這兩句例子﹕

    「他是這裡唯一一個不接受命令的人。」我認為「一個」是贅詞。

    「這裡不接受命令的人,他是唯一(的)一(那)個。」這句可以用可以不用「一個」;不用,最好補上「的」字。即「他是唯一的」。

  4. 「這裡不接受命令的人,他是唯一(的)一(那)個。」
    其實我覺得如果堅持句子有「一個」這個量詞﹐根本不應用惟一這詞
    應寫成﹕
    「這裡不接受命令的人,只有他一個。」
    意思不變﹐還省了一個字(爆)

  5. 文少﹕

    那句是因應「唯一」而「作」的。你的那句不錯是好。所以說,只有對錯,未必有絕對的好壞。我改小學生的作句作文,凡有不一樣的寫法,我都會給較高的分數。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