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傾聽

《西藏生死書》(索甲仁波切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1版1刷)寫如何關懷臨終者時,最先提到溝通。

生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與他人建立無所顧忌而貼心的溝通,其中又以與臨終者的溝通最為重要。(頁202)

毫無異議。不過,談何容易。可以聽聽索甲仁波切怎樣說﹕

臨終者常常會感到拘謹和不安,當你第一次探視他時,他不知道你的用意何在。因此,探視臨終者請盡量保時自然輕鬆、泰然自若。臨終者常常不說出他們心裡真正的想法,親近他們的人也常常不知道該說或做些什麼,也很難發現他們想說什麼,或甚至隱藏了些什麼。有時候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因此,要緊的是,用最簡單而自然的方式,緩和任何緊張氣氛。(同上)

「臨終者常常不說出他們心裡真正的想法,親近他們的人也常常不知道該說或做些什麼,也很難發現他們想說什麼,或甚至隱藏了些什麼。有時候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我有過不止一次這樣的經歷。我沒探望過本來不認識甚至不太熟悉的臨終者,所以沒經歷過建立信賴和信心的階段。不過,以下的情況,我只看過別人做過,自己卻怎也做不到﹕

溫暖地鼓勵他盡可能自由地表達對臨終和死亡的想法、恐懼和情緒。坦誠、不退縮地披露情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臨終者順利轉化心境,接受生命或好好地面對死亡。因此你必須給他完全的自由,讓他充分說出他想說的。(同上)

索甲仁波切在這章開頭提到一對母女,母親是已經到了生命終點的乳癌患者。兩人關係似乎很好,但女兒離開後,母親總一個人孤零零地坐著哭。原來她女兒完全不肯接受她的死是不可避免的,總是鼓勵她「往積極的方面想」,希望能借此治好癌症。這種情況,我也經歷過,自然看過聽過的更多。她「必須把她的想法、深度恐懼、痛苦和憂傷悶在心裡,沒有人可以分擔,沒有人和她探討這些問題,更沒有人幫助她了解生命,發現死亡的治療意義」(頁202)。這個,老實說,我真的從沒想到過。

我的想法,也可能是不少人的想法反而是,能不讓病人不知道就盡可能不讓他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在那種時刻鼓勵他探討什麼生命甚或死亡的治療意義。下面不如讓作者的話完整地表達出來﹕

當臨終者好不容易開始述說他最私密的感受時,不要打斷、否認或縮短他正在說的話。晚期病人或臨終者正處於生命中最脆弱的階段,你需要發揮你的技巧、敏感、溫暖和慈悲,讓他把心思完全透露出來。學習傾聽,學習靜靜地接受﹕一種開放、安詳的寧靜,讓他感到已經被接受。盡量保持輕鬆自在,陪著你臨終的朋友或親戚坐下來,把這件事當做最重要或有樂趣的事情。

我發現在生命的所有嚴重情況裡,有兩樣東西最有用﹕利用常識和幽默感。幽默有驚人的力量,可以緩和氣氛,幫助大家了解死亡的過程是自然而共通的事實,打破過分嚴肅和緊張的氣氛。因此,盡可能熟練和溫柔地運用幽默。

我也從個人經驗中發現,不要用太個人化的對點來看待事情。你最料想不到的是,臨終者會把你當做責備和發泄憤怒的對象。誠如精神科醫師庫伯勒.羅斯所說﹕「憤怒和責備可以來自四面八方,並隨時隨意投射到環境中。」不要認為這些憤怒真的針對你,只要想想這些都是由於臨終者的恐懼和悲傷,你就不會做出可能傷害你們關係的舉動。(頁202—3)

我自問是個不錯的聆聽者,也修過如何溝通的商科課程,但面對上述的情況,我肯定自己不太可能達標。耐心聆聽,不打斷對方的話,可以;運用常識,不難;也不是沒試過成為臨終者的憤怒發泄對象,安然接受下來也不難;至於如何運用幽默的方式閒談,倒還可以,不過要自若地跟臨終者談論生命如何終結,實在難難難。要好好學習。

能不能學好這一課,我沒把握。

思考.傾聽

《1Q84》(台北﹕時報文化,2010年9月初版1刷)有一個有趣的人物。名叫牛河。

反正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說想起乾炒濕炒牛河,大概也不算什麼吧。

這個人物,在村上春樹的筆下,初出場就怪模怪樣的。樣子怪,行為怪;有點像小丑。進入Book 3 ,竟一躍而成重要角色。Book 1、Book 2 都以青豆和天吾作雙線並交替的發展來推演故事,到了Book 3 ,牛河就成了三線發展之一員了。

第10章,有一段這樣寫他﹕

小學時代,平常他很少開口。……而且養成對別人的談話——不管談什麼——注意傾聽的習慣。用心從中得到什麼。這個習慣終於成為對自己有益的工具。他用這工具發現了很多貴重的事實。世間的人大半沒辦法用自己的腦思考事情——這是他發現的「貴重事實」之一。而且不會思考的人特別不聽別人說話。(頁146-7)

「世間的人大半沒辦法用自己的腦思考事情。」「不會思考的人特別不聽別人說話。」誰敢說自己已見盡世間的人。抑或可以用統計原理來下此定論。

這算是村上的觀察還是借這樣一個丑角來開玩笑呢。

心理疾病

曾在這裡介紹一本《圖解心理學》的簡易讀物,當時寫來有點輕鬆,到介紹與心理疾病相關的章節時,連題目也帶點調侃的味道。沒想到事隔才一個多月,重看這些內容,竟是別有一番感受,不妨摘引部分內容,算是作為對自己的警惕。

所錄內容,可能多少有點跟「心病還須心藥醫」對著幹。閱讀這些節錄時要冷靜,小心受影響。

煩惱

精神醫學家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在《死與愛》中曾經說過﹕「人在苦惱中成熟,在苦惱中成長。」 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被煩惱所困擾。

引起煩惱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由於對生活中的事情難以找到結論,有的是因為思想處於兩種傾向的夾縫(矛盾)中所感到的困惑,有的是因為反省自己的過去產生的悔恨,有的是因為死亡、疾病和喪失愛而感到焦慮和痛苦,有的為了探尋人生的意義而產生的苦惱。諸如此類,難以計數。(頁218)

心理健康

簡單地說,心理上的健康狀態就是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對事物的不適應,能夠滿懷熱情地面對生活。

……如果一個人難以適應生活中所要面對的各種情況,感到壓力過大,從而引起心理上的不適感,那麼就可以說他的心理出現了病患。

如果人的身體上出現病患,就會產生某種異常,對應的部位也會有疼痛等症狀。而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不會感到疼痛,而是感到緊張和焦慮。……

如果本人不能克服這種適應的狀態,那麼就要接受心理治療。

……

身體上患上疾病時只要按照醫生的指示去做就可以了,但是心理上的疾病需要本人積極地參與治療,自己的思考、判斷和行為都十分重要。(頁219-220)

生病原因

迄今為止,學者們研究了各種各樣的病例,但是對於精神疾病的發現機理還處於推測階段。

……

一些原因是生來就有的,包括父母遺傳的一些特徵以及在胎兒時期和出生時發生的一些器質性病變。……在很多情況下,生活環境的重大改變、使用藥物以及身體上的疾病等也是導致發病的直接原因。

如何看待心理疾病

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身體上的疾病,心理上的疾病也是如此。

……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心理上的疾病是十分普遍的,絕不能認為精神病是一種特殊的病症。

……有很多人仍舊對看精神病醫生感到不好意思。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錯把精神疾病當成了對人格和人性有影響的疾病。

大部分精神疾病都是神經官能症和抑鬱症,其實這兩種疾病並沒有人格崩潰等症狀。另外,有一些人習慣把統合失調症(精神分裂症)同殺人聯繫在一起,其實患這種病的人製造傷害事件的幾率並不高於整個社會的平均水平。(頁220-1)

臨床心理學

每個人都有可能患上心理疾病,並且心理上的疾病都是可以治癒的。

……

臨床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幫助病人糾正自己的精神和行為障礙,同時通過心理諮詢(按﹕香港一般叫「心理輔導」)指導和培養健全的人,使其更有效地適應環境和更有創造力。……

臨床心理學早期的工作性質是以幫助有行為障礙的人盡快恢復健康為目的。……它還經常幫助正常人用心理學知識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解決人們的心理問題,培養和訓練人們良好的個性,使正常人的精神活動更具有創造性。

壓力影響

容易患身心疾病的人往往十分在意他人的一言一行,很注意察言觀色。有什麼困難和苦衷他們都選擇默默承受,為了與周圍的人和事取得協調一致,他們不惜壓抑自己的情感,有過於遷就環境的傾向。

……

由於對周圍的人和事過於在意和遷就,抑制了自我的感情,於是這種壓力就會在身體比較薄弱的部位以病症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偏頭痛和上班途中突然腹瀉)(頁226-7)

抑鬱症

抑鬱症的主要症狀為心情憂鬱、興趣和喜悅感顯著減退、體重降低、食欲減退、睡眠增加或減少、行為動作變得遲緩、心緒不寧、容易疲倦、難以集中注意力、缺乏自信和考慮自殺等。

如果症狀繼續惡化,有一些人會真的走上自殺的道路,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

做事極為認真的人,對於別人的要求總是感到難以拒絕的人、關注別人的事情勝過關注自己事情的人比較容易患病。

抑鬱症主要依靠藥物進行治療。如果試圖對當事人進行鼓勵,有可能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使其走上自殺的道路,因此要特別注意。周圍的人要對當事人和善地看護,當他傾訴嘮叨的時候要耐心地傾聽。(頁230)

相關系列﹕

(一)兩面看

(二)這算意外不是

(三) 半杯水的故事

(四) 誰可免患抑鬱症

(五)看得見看不見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