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片葉

不要小看這幾片葉,一旦生長起來,真可以用「一發不可收拾」來形容。

以前辦公桌上就養了一盆,種在泥土中。忘了是誰離開時不要,由我收養。

多年下來,也不用太花心機,只是偶然想起,澆一點點水,也就可以了。

這種綠色植物是蔓藤吧。天天對著,沒想到竟價一下子就攀到緊靠的旁座或對面桌上,似有偷窺別人的意圖。

我最初會將過長的部分繞著膠盆,一圈一捲繞著,再插上一根小竹枝,讓尾部向上生長。不過,很快整個盆都給枝葉遮掩不見了,但它還是沒完沒了的蛇舌向這邊那邊吞吐。沒法之下,只好一摺一疊的「收」起來,以免經常打擾別人。

有一次,忍不住清理一下,將枯了和將枯的葉片摘除丟掉。不一截一截拉出來,也不知竟可跟前後左右數十位座位的同事「握手」。真是驚人嚇人。

到我離開時,也沒帶走這盆植物,只留在原位。又幾年了,也不知還在不在。

共鳴

也許因為自己也愛寫點東西,對於與寫作相關的作品,會特別留意,自是看得特別用心。

不一定會共鳴;會不會共鳴也不一定與作品好壞必然相關。這就是文學藝術的動人處。有時,一首所謂靡靡之音,一本流行小說,也會令自己感動至不能自已。

不過,看村上春樹談及寫作的作品,感受深,卻無疑與其作品確是好有莫大關係。前些時候看關於跑步那本,最深印象的還是與寫作有關的部分。

《1Q84》(施小煒譯,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5月第1版,Book 1)看了才兩章,不敢肯定是否有一半內容與寫作相關,但開始時提到寫作的地方,很快就觸動了我。且又抄下一相關的文字﹕

「……但和深繪里正好相反,你還沒搞清楚應該寫什麼。因此往往看不見故事的主幹。你應該描寫的東西,肯定牢牢地隱藏在你心裡。它卻像膽怯的小動物,躲進深深的穴裡,死活不肯出來。明知道它就躲在深穴深處。但它不出來,你就抓不住。我說別心急慢慢來,就是這個意思。」(頁28)

我試過有一篇寫了十年才完成的小說,不是長篇;也有一篇,寫了好幾年,還是沒有完成,都是短篇而已。我已練就不心急慢慢來的心態了。卻原來我一直都沒明白到,是我「還沒搞清楚應該寫什麼」,而且我應該描寫的東西,原來牢牢地隱藏在我心裡。

這就是了。搞不清這個,我雖然說不心急,也難免心掛掛,其實只在乾著急。以後得要另想辦法了。

看書真好,看優質的文字尤其好,就算沒有共鳴,不一定得到啟發,起碼不會看著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