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韻之美

網友Chris寫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網文〈廣東話讀詩詞舉例〉,用實例點出廣州話難以替代之處。不用意氣之爭,該是近期「撐粵語」的一個有力例子。

這令我想起年前買到的一套《唐詩粵韻之美》(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出版,沒有出版日期),試作一些補充。

套裝一書加2CD,由余福智編著及朗誦。據簡介,余福智195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1996年從佛山大學退休。歷年講授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思想、唐宋詩詞研究等課程。出版《美在生命》、《中華文化傳統散論》。近年在《佛山史志》上連續發表有關粵音的研究文章。

由此可見,廣州還是有人積極推廣粵語的。

書編得很精簡,〈序〉寫得要言不煩,點出粵語與古音的密切關係。為什麼古人不論南北中土,都不會各依「鄉音」來寫詩詞曲呢,無非依據幾套權威的官書也即韻書而已,這個毋須多說。倒是有一項令人不無唏噓的變化,可說是「音韻之謎」。

千多年來,中原變化太大了。這變化也反映在語音上。不知什麼緣故,古代豐富多彩的音調被裁減得只剩四個,而末尾帶 m 的韻部連同所有入聲韻部更消失得無影無蹤。(《唐詩粵韻之美.序》,頁5)

為什麼粵語朗誦唐詩的能保持韻味呢,因為粵語「更能接近唐詩平仄安排的原味」。

編者不但自行朗誦,也在書中作適當的「音韻評點」。一如Chris所舉之例,本書也多處指出入聲字帶來的抑鬱感,這都是用普通話朗誦所沒有的效果。

不單如此,就算其他聲調,用粵音來讀也有不同的韻味。試舉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為例﹕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音韻點評」說﹕

前兩句假如用普通話來讀,前、不、人、不、來,五字都是陽平聲,都有個上揚的趨勢。而用粵語來讀,則前、人、來三字屬陽平,兩個不字屬入聲。陽平讀音平中帶沉,入聲則帶著一種敲擊的意味,相配合,就能很好地傳達出「愴然」的情韻。(頁10)

再舉王維的〈辛夷塢〉﹕

木本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音韻點評」說﹕

這首詩只20字,其中平聲字11個,入聲字6個,普通的仄聲字只有3個。主要由平聲和入聲構成的節奏,令人想起傳統管弦樂和掌板的相互配合;而平聲的悠長和入聲的短促,在王維的調配下,也真能傳達出一種禪意。(頁26)

薄薄一本書,例子不算多,但各具「特色」,「點評」都精要點出以粵音讀唐詩所不能替代的地位。閒來翻翻聽聽,確是不錯的享受。

《唐詩粵韻之美.序》( 1)

《唐詩粵韻之美.序》( 2)

對「粵韻之美」的一則回應

  1. 引用通告: 打不死的粵語 « 書寫而已 notes and books

  2. 忽然想起来多年前听余先生给我们念唐诗,便由google连接到此博客,至今依然记得讲到蜀道难,开篇三字真是把人震到,不知还有没机会再听到先生充满激情的诵读。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