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創刊號


家中雜物算不算多呢?別的不說,單是舊書刊都夠我「煩」了。

有兩個吊櫃,藏著不少雜誌,名副其實的束之高閣。大多不是我買的;以前已清除了不少,大都是已停刊了的時事雜誌,很多我看都未看過,以數十一百本計,有好幾套。不是我買的早年《純文學》也有;連我後期補買的《文學雜誌》和《現代文學》也因地方不足,一一丟棄了。

這幾本雜誌只有《香港文學》還在定期出版。《素葉文學》忽然再現也說不定。《小說散文》由《詩風》的班底搞的,似乎是「行有餘力」,提倡詩以外的文學類型;我只有幾期,不知維持了多久,相信跟《詩風》的韌力不可同日而語。《青年文學》看來也只出版了數期;幸好文學獎還在辦下去。

這些靠著一腔熱誠和一股拚勁自掏腰包搞出來的文藝刊物,也只能如此了。

《文林》似乎也不是我買的。最初由林以亮(宋淇)任總編輯,後來轉做顧問,稍後顧問似乎也沒當了。陸離最初當執行編輯,後來跟梁秉鈞(也斯)等人一起編下去。也不知維持了多久。這本在當年算是印刷豪華的文化藝術雜誌,是胡仙出錢辦的。當年由胡仙主政的《星島日報》,真是個響噹噹的名字,容納過不少文化人和文藝青年。

俱往矣。

簡體中文版《1Q84》

去年沒有去書展,今年也沒有。家人去了。

問我可要買些什麼書。「盛情」難卻,就點了蔣彝兩本沒有買的中譯《湖區畫記》和《牛津畫記》。家人在展場打電話給我,說找不到這兩本書,但看到簡體中文版《1Q84》,問我要不要。

繁體版一直捨不得買,現在簡體版兩本才88元,當然不會放過。算是意外收穫。

沒想到這本不是林少華翻譯的。

原來網上已有人討論,書為什麼換了翻譯者。

我一看到出版社已不是一向出版村上春樹作品的上海譯文出版社,大概不用多問了。還是上網搜尋一下。

報道,原來這間南海出版公司用接近一百萬美元取得簡體中文版權,聲稱首印一百萬冊,後來再加印20萬冊。不過,首日發售似乎沒有預期中的「火爆」。

另外,在翻譯方面,也引來討論。一直翻譯村上著作的林少華認為,有讀者說這本小說文字欠佳,其實不是村上的文體改變了,而是翻譯出了問題。

最為人知的村上春樹作品中文譯者,台灣是賴明珠,大陸是林少華,一直以來,各有好壞評價。現在出現另一譯者,難免有人會不習慣。

賴和林的譯本我都看過,都覺得可以接受。我不懂日文,不知二人的「準確度」如何,單就中文而論,我較喜歡林少華的清爽。未知這名據簡介說是旅日多年的翻譯家、學者施小煒的文字功力如何。

待看完《易經》之後,或會轉換到這套書上去。或許到第三冊出版時,剛好接得上一氣呵成地看。